![]() | 龍門石窟AAAAA ![]() ![]()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區南12公里處,是與大同云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國家5A景區。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耙陵I”,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唐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后,后來,歷經東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F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詳細] |
![]() | 新安龍潭大峽谷AAAAA ![]() 龍潭大峽谷景區位于洛陽市新安縣北部,距洛陽60公里,鄭州180公里,連霍高速、310國道、隴海鐵路橫穿縣境,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洛陽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是一條以典型的紅巖嶂谷群地質地貌景觀為主的峽谷景區。洛陽龍潭大峽谷景區谷內關峽相望,潭瀑聯珠,壁立萬仞,峽秀谷幽,經過十二億年的地質沉積和260萬年的水流切割旋蝕所形成的高峽甕谷、山崩地裂奇觀,堪稱世界一絕,人間少有,享有“中國嶂谷第一峽”、“古海洋天然博物館”、“峽谷絕品”和“黃河水畫廊”等美名。景區內有六大自然謎團:“水往高處流、佛光羅漢崖、巨人指紋、石上天……[詳細] |
![]() | 洛陽白云山AAAAA ![]() 洛陽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南部伏牛山腹地,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AAAA-旅游景區、中國十佳休閑勝地。景區總面積168平方公路,現已開發白云峰、玉皇頂、雞角曼(小黃山)、九龍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觀光區和白云湖、高山森林氧吧、高山牡丹園、留侯祠、蘆花谷無大休閑區。白云山景區地跨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流域之水于一峰,集三河之靈于一山,為中原獨有,堪稱“中原山水大觀”之絕品。白云山地處暖溫帶與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平均海拔1800米,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6℃,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據調查,有動物204種,植物1991種,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被![詳細] |
![]() | 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AAAAA 景區門票:90開放時間:門票價格:70元/人次;欒川居民(憑身份證)優惠價40元/人次;牡丹花會期間(4月10日到5月10日)80元/人次。地地址: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城西三公里(圖)電話:0379—66890998傳真:0379—66890271洛陽欒川城西3公里的君山北麓,有一座陡峭的孤峰,貌似雄雞昂首引頸高啼,山頂恰似雞冠,景致秀美,山中有一個天然形成的地下溶洞,深幽莫測。山以形名,洞以山名,故名籍貫山溶洞。雞冠洞發現于清朝乾隆年間。舊《欒川縣志》稱:“雞冠洞,有四殿,如龍蛇之窟”、“蝙蝠如織,險象四伏”、“有樵者,操刀持棒,結伙秉燭而入”、“深幽莫……[詳細] |
![]() | 洛陽老城是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年)在北宋初王曾判任河南知府時所筑城基之上改建起來的。城西墻利用了唐東城舊址。西墻及北墻西端是利用東城西北兩墻舊基修起來的。老城周長近9里,四面各開一門,東為建春門,西為麗景門,南為長夏門,北為安喜門,均為重樓建筑。樓周圍筑月城,其上另有角樓四座,敵臺30座,作為防御工事。原來的城墻是土筑的,到明洪武六年(1373年)才修成磚墻,墻高4丈。崇禎末年,明朝統治者為了抗拒農民起義,又在城外筑了一道土墻,高1丈3尺,寬1丈,周長33華里。元、明、清三代,在洛陽置河南府,管轄10縣。歷經戰亂,人口既少,商業也不繁盛,所以街巷不多……[詳細] |
![]() | 洛陽白馬寺AAAA ![]() 白馬寺位于河南洛陽城東10公里處,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里處,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第一所官辦寺院。它建于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是國家AAAA景區。據史料記載,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某天晚上,漢明帝劉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神仙,金色的身體有光環繞,輕盈飄蕩從遠方飛來,降落在御殿前。漢明帝非常高興。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夢告訴群臣,并詢問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學多才,他告訴漢明帝:聽說西方天竺(印度)有位得道的神,號稱佛,能夠飛身于虛幻中,全身放射著光芒,君王您夢見的大概……[詳細] |
![]() | 木札嶺AAAA 木札嶺原始生態旅游區位于洛陽市嵩縣東南部,是國家AAAA景區、河南省首家原始生態旅游區,屬木札嶺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地質公園?偯娣e達12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8.5%。其中旅游區面積達40平方公里,超過20平方公里的區域至今無人蹤跡。由九撞溝、原始森林、官帽峰三大游覽區組成。距洛陽120公里,鄭石高速、311國道、臨木公路直達景區。景區東西毗鄰石人山、白云山兩大景區,木札嶺旅游區地處伏牛山腹地、北溫帶和亞熱帶過渡區,位于秦嶺、淮河一線重要地理分界線上。特殊的地理區位,孕育了獨特原始和豐富多彩的生物資源。旅游區總面積40平方公里,其中從未有……[詳細] |
![]() | 神靈寨AAAA 神靈寨名字來源神靈寨得名,取之《史記.封禪書》中秘說的“神靈之休,福佑兆祥”。神靈寨頂的神靈岳廟起始為觀,后被漢高祖劉邦封禪后方稱為廟。神靈寨貴在有神靈。集天地之靈氣,啟迪人的心智,古廟猶存,香火不斷,歷來為道教朝拜之圣地。景區特色神靈寨景區位于洛陽西南90公里的洛寧縣熊平山北坡三官廟林場境內,在縣城東南17公里處。景區總面積53平方公里,有3000多種植物,300多種動物,160余個景點主要集中在以花崗巖為河床的十余公里的神靈峽谷內。2002年以來,景區先后被評定為“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中國美術家協會寫生基地”、“中國林業科研基地”等![詳細] |
![]() | 千唐志齋AAAA ![]() ![]() 千唐志齋位于新安縣鐵門鎮,是已故國民黨起義將領張鈁先生所營園林“蟄廬”的一部分。興建于民國21~23年間(1932~1934年),包括15孔磚質窯洞、3個天井和1條走廊。著名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予以命名并用古篆題額。整個建筑里里外外,鑲滿了大大小小的墓志和書法、繪畫石刻,F存各類藏石1413件,其中唐代1185件,宋代88件,明代30件,五代22件,北魏2件,隋2件,西晉1件,元1件,清2件,民國7件。此外,還存墓志蓋19件及其他各類書法、繪畫、造像、經幢、碑碣54件。這些志石是由原齋主人張鈁先生從民間各地,主要是洛陽一帶搜集而來的。所獲北魏志石歸于佑任,……[詳細] |
![]() | 洛陽中國薰衣草莊園AAAA 洛陽•中國薰衣草莊園位于伊河的東岸,南鄰龍門石窟,東以二廣高速為界,高鐵大道及希望大道兩條跨河大道自西向東穿過莊園。是集旅游觀光、特色農業、度假養生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創意觀光農業園。項目區域條件得天獨厚,位于洛陽城市發展軸與農村發展軸的交匯點上。農業發展基礎良好,伊河沿岸土壤肥沃,適于發展農業,有利于農業觀光園景觀多樣化發展。場地歷史文脈深厚,伊河是洛陽的母親河,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處在龍門石窟旅游黃金線路上,是洛陽歷史軸的一部分。薰衣草莊園以“愛情”為主題,以浪漫愛情文化作為園區的設計靈魂,利用花田植物品類,構造串聯莊園景觀及活動的線索,極……[詳細] |
![]() | 洛陽欒川雞冠洞AAAA 雞冠洞是一處大型的石灰巖溶洞,喀斯特巖溶地貌,雞冠洞長達5600米,供觀賞長度1800余米,觀賞面積2.3萬平方米。此類洞穴在北方少見,被譽為北國第一洞府。地處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城西三公里處,景區內山青、水秀、石奇、洞幽。雞冠洞屬天然石灰巖溶洞,地質學稱其為“喀斯特巖溶地貌”。雞冠洞為石灰巖溶洞。景觀主要有石筍和鐘乳石構成。石筍和鐘乳石的化學成分都是碳酸鈣。由雨水中的碳酸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于石灰巖生成碳酸氫鈣溶液,溶液在流動和下滴過程中釋放出氫氣,剩下的碳酸鈣凝固石化成千姿百態的石筍、鐘乳石。石筍、鐘乳石100年增加1公分。經地質學家測定,溢彩殿……[詳細] |
![]() | 青要山AAAA 青要山位于新安縣西北部。面積90平方公里。區內和合塬兩側為雙龍大峽谷,左為雙龍峽,右為聯珠峽,兩峽之水匯流出山,形成為畛河源頭。山峰疊起,最高峰西大塬海拔1385米。山地均為天然次生林,形成喬木、灌木、藤木、草木、菌類自然植物競秀的天然植物園。野生動物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娃娃魚及水獺、豹、麝、鷹、鷲、杜鵑、畫眉、百靈等。山中有木蘭山、三道箭、武羅三潭、通天洞、沖天壕、青女峰、和合塬、人工湖、天險棧道、娃娃魚館、盤山石棧等數十處景觀。據《山海經》記載,這里是黃帝“密都”,女神武羅管轄的地方之一。村東有和合塬,傳說為黃帝與炎帝、蚩尤等氏族部落結盟的地方。1……[詳細] |
![]() | 中國國花園AAAA 中國國花園位于洛河南岸隋唐城遺址上,龍門大道牡丹大橋南,2002年建園,總規劃面積1548畝,以隋唐歷史文化為底蘊,以牡丹文化為主要內容,融歷史文化、人文景觀和園林景觀為一體,園內匯集中外牡丹優良品種1000多個,50余萬株,各類樹木花草180種,380多萬株,園林建筑21處,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牡丹專類觀賞園。每年的牡丹文化節,八方游客如織,已成為市民游樂憩息、觀光休閑場所之一。國花園投巨資引進優質牡丹200多個品種,4萬多余株。其中“姚黃”、“豆綠”、“賽雪塔”、“貴妃插翠”、“烏金耀輝”、“冠世墨玉”、等更是牡丹譜中的精品。另外從日本引進數十種花色純正……[詳細] |
![]() | 欒川老君山AAAA 老君山位于洛陽市欒川縣城南3公里處,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后因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歸隱-,并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易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老君山相傳為道教始祖李耳的歸隱-之地,北魏時建廟紀念,唐貞觀年間受皇封修建鐵頂老君廟,歷代香火旺盛,被尊為道教圣地、天下名山。老君山原貌保存良好,它記錄著十九億年來華北古陸塊南緣裂解、離散、增生、聚合、碰撞、造山等構造演化過程,被稱為地質公園,具極高科學研究價值。老君山形成于十九億年前的大陸造山運動,造就了其千姿百態、群峰競秀,拔地通天、氣勢磅礴的景觀,塑造了“華夏綠……[詳細] |
![]() | 嵩縣天池山AAAA ![]() ![]() 天池山地處嵩縣西北部,原為王莽寨林場,距古都洛陽僅98公里,4萬畝的景區內棲息和生長著野生動物184種,植物1800余種,森林覆蓋率高達98.57%,年平均降水量812毫米,年最高氣溫28攝氏度,主峰王莽寨海拔1859.6米。景區內山間層巒疊嶂,峽谷深澗,森林茂盛,綠蔭如蓋,石潔如洗,水清如濾,有以天池、玉女溪、二郎溝、飛瀑為代表的瀑潭景觀;以飛來石、石鷹、青石峽、群乳峰、玉兔峰為代表的險峰奇石景觀;以原始森林、杜鵑、水杉、落葉松為代表的森林景觀,以春杜鵑、夏牡丹、秋紅葉、冬霧松為代表的物候景觀,以王莽攆劉秀時在此作戰屯兵的大寨、小寨遺址、唐朝佛寺以及春……[詳細] |
![]() | 龍峪灣AAAA ![]() ![]() 龍峪灣,古為蛟龍淋浴之地。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西南165公里處伏牛山腹地的欒川縣境內,方圓百里,山勢雄偉、峰巒疊嶂、-茫茫、古木參天。這里“龍”文化薈萃,自然景觀萬千,四季景色秀麗,奇峰異石林谷幽深。溪水、清潭、瀑布縱橫其間。是原始的、純天然的、無污染的生態旅游區。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AAAA生態旅游區”、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賞面積300余平方公里,已開發12個景區218景點,是河南省首家“全國文明森林公園”。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西南165公里處的欒川境內,觀賞面積300余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12個景區218景點,河南省十佳山水景區,全……[詳細] |
![]() | 龍門香山寺AAAA ![]() 龍門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陽城南13公里處的香山西坳,緊鄰龍門石窟。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武則天稱帝時重修該寺,并常駕親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樓坐朝,留下了“香山賦詩奪錦袍”的佳話。白居易曾捐資六七十萬貫,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記》,寺名大振。清康熙年間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稱頌“龍門凡十寺,第一數香山”。2003年,香山寺第五次修復,借鑒唐代風格,對蔣宋樓,乾隆御碑亭,衣缽塔等作為歷史文物予以修繕、保留、保護。在原址上新建了鐘樓、鼓樓、大雄寶殿,整修了天王殿、羅漢殿、步游道等。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陽城南13公里處的香山西坳,與世界文化遺產——龍門……[詳細] |
![]() | 洛陽花果山國家森林公園AAAA ![]() 這座花果山可不是齊天大圣的老家,而是地處洛陽市宜陽縣西南部的女兒山,俗名石雞山。山與嵩縣、洛寧毗鄰,距洛陽市區90公里;ü綄俦ㄆ诘孛,群峰點點,林濤起伏,重巖疊嶂,山石奇特,景色十分秀麗。1991年被國家林業部定為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180平方公里,主景區4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主要景區有北部、南部、石院墻、七峪溝、大里溝、岳頂山等,景點以天然石猴、水簾洞、唐僧石、摞摞石、寒心石、登云梯、玉皇頂等較為出名。簡介:花果山屬冰川期地貌,群峰點點,林濤起伏,重巖疊嶂,山石奇特,景色十分秀麗。1991年被國家林業部定為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18……[詳細] |
![]() | 洛陽博物館AAAA •觀賞先秦時期的乳釘紋銅爵、錯金銀銅鼎,唐代的三彩燈、三彩馬等國寶級珍品。•可以看到來自故宮的藏品:鎏金銅觀音、銀鎏金宗喀巴造像等。景點介紹洛陽博物館,位于洛陽新區,比鄰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博物館目前免費對公眾開放,游客在大門領票處領取參觀券后,進入館內參觀。博物館與主樓和輔樓組成,游客參觀的主要是主樓內的展品。在主樓一層的入口處有電子瀏覽機,介紹了一些鎮館之寶,可以先瀏覽一下了解大概。博物館主樓共兩層,一樓一般是通展,二樓是博物館的精品展,博物館的專題宮廷文化展也位于二樓,雖然一樓是通展,但展覽的文物也會讓你大為贊嘆,洛陽作為十三……[詳細] |
![]() | 西泰山AAAA 西泰山原始生態旅游區位于汝陽縣縣城西南52公里的伏牛山腹地,景區面積125平方公里,距洛陽120公里,省道臨(汝鎮)木(札嶺)公路穿境而過。旅游區內千米以上山峰108座,主峰海拔1599米。西泰山現已開發的有炎黃峰、情侶峰、會仙峰、石龍溝4個景區,各有其鮮明的主題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炎黃峰為華夏人文始祖炎、黃二帝結盟并大會天下部族之地,炎黃峰主峰酷似炎黃二帝天然巨型頭像,是炎黃子孫尋根頌祖的理想圣地。每年9月在炎黃廣場舉辦盛大隆重的河南汝陽炎黃文化節暨西泰山頌祖大典;情侶峰以情、緣為切入點,杜鵑花與情侶峰相互映襯,相得益彰,刻入奇石的關于愛情、婚姻、家庭的……[詳細] |
![]() | 天河大峽谷景區(倒回溝)AAAA 倒回溝位于欒川縣城西40公里叫河鄉東南部,距叫河街6.5公里。該風景區是洛陽市第二個地處長江流域的自然風景區,錦秀園中競秀峰被譽為“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經典分割”。其觀賞面積20平方公里。相傳西漢末年,王莽追趕劉秀路經此地,正逢隆冬漫天飛雪之際,劉秀倒穿靴子進溝,卻留下出溝的假象,從而逃脫了王莽的追殺,此溝因此而得名。溝內山勢奇偉,怪峰林立,植被完好,古木參天,溪水清澈見底,一里一潭,三里一瀑,魚翔淺底,鳥鳴山間,奇花異草,隨處可見。溝內奇石苑龍麟迎客石、神牛聽濤石、仙翁打坐石、秀駝觀海石水獺祭洞石、靈龜馱經石、宦官烏紗帽奇石、石青蛙、石海豚、石鯊魚、石……[詳細] |